•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首先人类不喜欢思考。当我们可以侥幸完成任务时,我们就不会去思考。相反,我们依赖记忆。我们面临的大多数问题都是我们以前解决过的,所以我们只是在做我们过去做过的事情。然而,人们喜欢思考——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判断出当我们学习新事物时脑力劳动会给我们带来获得愉悦感时,我们才喜欢思考。因此,人们回避思考的说...

    《产业与文明》全球化

    世界对于全球化的态度就呈现出一种戏剧化的撕裂:一方面,事实上受惠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欧美蓝领工人愤怒地抨击他们的资本家把产能放在中国;另一方面,事实上受惠于全球化的中国普通劳动者愤怒地抨击欧美企业在价值链中拿走的部分太多。结果就是,两股情绪都在推动政治力量向着“去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政治家经常是公共情...

    《没有一场火锅解决不了的事》

    还可以的悬疑片。基于国内审核的现状,看完开场基本可以猜到结局。几个悬念设计还不错,也没有过分脸谱化的角色。点破了以权谋私的社会问题,在有关部门审核压力下,能做到这样估计也尽力了。...

    《产业与文明》技术进步

    我们今天看到的每一条技术路径,并不是工程师按照计划设想的,更多是在市场竞争中为了降低成本或提升效率而一点一滴地试错出来的。技术进步并不是在下一盘可以反复思考的象棋,而更像是投下大量骰子,然后看看点数相加能不能突破进步的门槛。社会真正能做的并不是集中资源确保创新,而是打造宽松的盈利环境。...

    平潭北部湾的夕阳

    ...

    平潭仙人井的海

    ...

    平潭风车森林

    ...

    《技术与文明》读完

    黑格尔早就在《精神现象学》里说过,主人让奴隶去掌握工具,生产财富供主人享受,最终结果一定是奴隶凭借工具变主人,而主人却反倒变奴隶。不了解技术的人,其权利必然会受限,利益也将被剥夺。如果民众还是习惯于把一切都交给专家,习惯于当个人权利和利益的巨婴,那么技术专制就一定是必然结果。...

    《技术与文明》人与机器

    人与机器的关系,关键不在于机器会变得怎样,而在于人会变得怎样,以及人类在多大程度上还相信并努力实现自由、平等、尊严——这些世代以来被我们奉为“好的生活标准”的普遍价值。我们在几十年前把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第一二产业占比不断下降”当作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认为这是进步的,是值得效仿的;...

    买个宠物药也这么卷

    还需要装个app鉴定真假。...